靖江蟹黄汤包:中华六大名点之一 二百年传承中国神奇包子

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3-05-10 14:56:27

靖江蟹黄汤包,是全国六大名包之一。与一般包子不同的是,蟹黄汤包的馅是含蟹黄蟹肉的汤汁。“轻轻提、快快移、先开窗、后吸汤” ,是吃蟹黄汤包的口诀。相传乾隆下江南路过靖江,汤包上桌后,乾隆抓起一只张嘴就咬,结果一股汤汁直射出来,烫得他手足无措。用手一甩,汤包溅出的汤汁甩满其半个后背,因此给靖江留下了“乾隆吃汤包甩到半背”的传说。

说到靖江蟹黄汤包,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,他就是陈士荣。“单只不低于100g,褶皱不少于30道,蟹肉含量不低于50%”,1998年开始做汤包的陈士荣,第一个给汤包制作了企业标准,第一个大幅度降低汤包价格,让这个“奢侈品”走入寻常百姓家。陈士荣经营的鸿运酒楼,入选泰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—蟹黄汤包制作技艺的生产性传承保护基地。

汤包要趁热吃,冷了其口感不但大打折扣,还会有腥味。做好的包子要立即上笼蒸煮,包好的汤包长时间置放,其面皮筋力下降,蒸煮后会破馅。蒸熟的汤包雪白晶莹,皮薄如纸,几近透明,稍一动弹,便可看见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,使人感到一种吹弹即破的柔嫩。不了解制作方法的人,还以为汤汁是用针筒注射进去的。其实,这些均出自蟹黄汤包独特的制作方法。

汤包馅料由蟹黄、蟹肉、老母鸡汤、猪后背皮等组成。这些馅料在包入面皮前,呈凝胶固体状。制作汤包有拆蟹、熬老母鸡汤、熬猪皮汤、制做皮冻、擀皮、包馅、蒸煮等十多道工序。在鸿运酒楼拆蟹作坊,记者看到10多名女工分坐在操作台的两侧,她们用特制的工具将熟螃蟹体内的蟹黄、蟹肉小心翼翼地剔下来;她们中间有人专门剔螃蟹壳,有人专门剔螃蟹的鳌,分工各不相同,但手法都相当熟练。据介绍,这些女工一天平均要拆完800斤螃蟹。剔下来的蟹黄蟹肉,放入冰箱冷藏。在熬汤车间,两口大锅正分别熬煮老母鸡和猪皮。陈士荣介绍,他们所用的老母鸡都是从农村购买的散养鸡,平均体重3斤,大规模饲养的淘汰蛋鸡一律不要。一口锅400斤水,放15只老母鸡,加若干大葱、生姜,倒一瓶白酒(目的是去异味)熬煮3个小时,中途不加水;另一口锅中熬煮的是90斤猪后背皮,同样熬煮3个小时(在馅料中加猪皮的目的在于,用猪皮内的胶原蛋白,使馅料凝固)。

老母鸡汤和猪皮汤熬好后混合,加入盐调味起锅,放入冰柜内冷藏,使其形成凝胶(俗称皮冻)。皮冻做好后,便可以包汤包了。皮冻从冰柜取出后,用粉碎机粉碎,再与蟹黄蟹肉混合均匀,制成馅料备用。而包裹馅料的面皮,用的是高筋度面粉,面皮无需提前发酵。擀好的面皮薄如蝉翼,将其四周粘在一起,套在嘴巴上,用力吹气,面皮可吹成很大的泡泡。此后,将面皮托在手心,挖取一块馅料置于面皮内,开始四下“收边”,做成的汤包褶皱不少于30个,再上笼蒸煮数分钟即成。蒸煮好的汤包汤清不腻,稠而不油,味道鲜美。食用时,往往需配少许生姜丝,其原因在于,汤包内的蟹黄蟹肉是“大寒”,生姜丝可中和其“寒性”,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。

汤包的正确吃法是,先在汤包上面咬一个小洞(洞不能大,大了其中的汤汁会自动流出来),通过小洞慢慢吸喝汤包内的汤汁,汤汁喝完后,再就着生姜丝和醋,吃完面皮、汤包里的蟹黄蟹肉。陈士荣还介绍,现在人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,要求食物少脂肪,不油腻,味儿足,因此他对蟹黄汤包传统的做法进行了革新。比如,以前汤包内要加入猪蹄膀肉,现在他弃用了;按传统做法,熟猪皮经粉碎是要加入皮冻内的,而现在猪皮汤一旦熬好,猪皮的“使命”便完成了;之前100笼汤包用12斤螃蟹,现在他们至少20斤。


发表
26906人 签到看排名